球化不良缺陷及應對措施
一、原因分析
(1)原鐵液含硫量過高,脫硫效果不好。(焦碳、新生鐵、筑爐耐火材料含硫量高)
(2)鐵液熔化溫度太高,爐內停留時間太長,鐵液嚴重氧化,產生“死”鐵水。
(3)殘余球化劑量不足。
(4)爐料含有反球化元素。
(5)爐料嚴重銹蝕。
(6)孕育劑粉化,孕育效果差。
(7)球化合金氧化鎂過高,有效鎂含量低,成分不穩定。
(8)鐵液包的高徑比不合理(合理的為 1.5),球化劑上浮快,球化不穩定。
(9)球化合金在包內未覆蓋好,沖入鐵液后上浮太快,反映劇烈,導致殘留鎂量太低。
(10)低鎂低稀土合金(含鈣)結在包底。
(11)高鎳奧氏體球墨鑄鐵的球化合金中含有稀土。
(12)出爐溫度太高,合金燒損嚴重。
(13)沖入法包坑太淺,或澆包使用后堤壩損壞,導致合金反應太快。
二、 防止方法
(1)盡量選用低硫的焦碳和新生鐵??刂浦t材料的含硫量。
(2)銹蝕嚴重的爐料要拋丸處理。
(3)不同材質的爐料要分類堆放,嚴防串料。
(4)爐內爐外脫硫,適當提高球化劑加入量。
(5)球化處理時,防止爐渣出到鐵液包中。
(6)操作中嚴防鐵液氧化。電爐熔化和保溫時,要用珍珠巖覆蓋。
(7)在保證球化的前提下,盡量降低出爐溫度。
(8)注意球化處理操作,調整鐵液包的高徑比,球化劑和硅鐵上面要覆蓋鐵銷或珍珠巖,防止鐵液與球化劑作用過分激烈或“結死”包底。
(9)鎂球化處理中,加入少量稀土,可中和反球化元素的干擾。
(10)包坑與堤壩按要求,損壞后要及時修復。
(11)使用配比合適、成分穩定的中間合金采用隨流孕育和二次孕育。
(12)交界鐵液要分離干凈。
(13)厚大件球化處理時可沖入一些鉬、銅、銻、鉍等合金元素。也可采用重稀土合金球化劑。
(14)使用低鎂、低稀土合金,使球化處理反應平緩;減少鎂的燒損。
(15)高鎳奧氏體球墨鑄鐵處理用不含稀土的鎳鎂或硅鎂合金。
(16)采用喂絲處理鐵水包的出鐵量要適當,或適當加高鐵水包,留下喂絲時鐵液反應空間。采用蓋包處理,既節約合金又可以提高球化率。
(17)采用含鈣量較高的球化合金,鐵水包過熱時,要停留一下,待溫度降下后再加入合金,或者在包的底部墊層烘干的鐵銷,防止合金結死包底。
(18)高檔球墨鑄鐵件要采用優質爐料,嚴格控制反球化元素。
(19)不使用粉化的球化合金和孕育劑,對合金的塊度要依據鑄件大小,處理鐵液量作出規定。
(20)在爐內停留時間過長的鐵液,俗稱“死”鐵水,不能用來球化處理??焖偃蹮捒焖贊沧?。“死”鐵水,要重新加入爐料或碳化硅預處理。
相關資訊
最新產品
同類文章排行
- 金相組織的特征
- 球化不良缺陷及應對措施
- 常見鋼的金相圖譜
- 材料中的馬氏體和奧氏體的前世故事
- 球化缺陷的應對方法
- 金相人--真正的工業醫生
- 不銹鋼實用小知識
- 常用幾種元素對金屬性能的影響
- 影響顯微鏡成像的關鍵因素
- 【直讀光譜儀】樣品制備的正確方法!
最新資訊文章
您的瀏覽歷史
